• 1
  • 2
  • 3
在考察抢救昆仑文化过程中我遭遇到的五次生死劫难
2021-4-23
来源:未知
点击数: 2147          作者:未知
  • 在考察抢救昆仑文化过程中我遭遇到的五次生死劫难

     夏格日山遇险

    1998年,我带领十三位文化人奔赴湟中、湟源、海北、海西、西昆仑山、海南、大通等昆仑文化重点流传地区考察、搜集民间传说、摄制昆仑文化专题片。当时,青海省人民政府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省政府办公厅还发了文:《关于协助拍摄昆仑文化源头专题片的通知》青政办[1998]71号。省政府办公厅还派了一辆专用轿车。出发前我们在省政府办公楼前隆重举行开机仪式,副省长白玛、喇秉礼、苏森、省政府秘书长寻兴才、副秘书长申忠玉、贾军,省文化厅副厅长苏生秀等领导同志出席,青海省武警总队还派出了军乐队助威。

    当考察摄制组来到海晏县之夏格日山顶考察昔日被共工一头撞断的天柱时,天上乌云滚滚、雷鸣电闪,又狂风大作,给我们作向导的两位藏族小伙子面现惊恐地说:“完了,完了,今天我们这十几个人别想着活着回去”!。我急问为何原因,藏族小伙子说,凡到这山上放牛羊、挖雪莲药、捡龙骨、照像、观天柱的人一旦遇上大雷雨,都会被雷电劈死,没有一个人逃下去的。大家一听都惊呆了,有的甚至后悔来这里。黑云越滚越浓厚,雷声越来越猛烈,狂风越刮越大,大家望了望满山遍野的各种白骨,总有点毛骨悚然,甚至有点绝望。这时,有的人龟宿在天柱旁,经受雷电的洗礼,做好死亡的准备,有的往山下奔跑,连滚带爬……我却站在天柱前默默向九天玄女、西王母祈祷平安……约过了二十分钟,风小了,雷声停了,电也不闪了,黑云向东北方漂去,夏格日山上空又放晴,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转忧为喜。藏族小伙子感叹道:“真奇了,来势凶凶的雷雨怎么会跑走了呢?”

    马背上的惊魂

    经刚察县政府、政协的同志介绍,县城西北方有个西王母养龙的“龙窝”,也叫“龙潭”,值得考察和拍摄,但没有直达龙潭的路。我们听了很高兴,异口同声说,这么重要的天然景观,那怕上刀山、下火海一定要去。当地干部被我们的坚定决心所感动。于是,我们租用了藏族牧民的八匹马,翻山越岭,跨泥滩,绕悬崖,经两天奔波,终于到达目的地。

    这个西王母养龙的龙潭确实神秘而美丽:南、西方是险峻的高石山,东面是一座不高的丘陵,北面一道间沟。龙潭不大,约五平方公里左右,由于潭很深,看上去水是碧绿色,我们因十分口渴便爬下去大口大口地喝水。潭水清凉带甜,水一下肚,感觉浑身舒服,两天的疲劳顿时消除了许多。

    在返回的路上,我骑的枣骝马因一只野兔蹦起而突然发惊,飞也似地狂奔。我的骑马功夫本不过硬,又不会说藏语,只好本能地用汉语“嚷”地叫停,枣骝马一听汉语“嚷”,不但一没停蹄,反而狂蹦得更历害,终将把我的上身摔到马肚下,恰好我的左脚套在马蹬上,右脚已脱开了蹬,这时,我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地下是乱石滩,一旦摔下去或左脚骨折,我将会成为肉浆,难得全尸,我心想,“今天确实完了"!这时,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勇气,竟然从马肚下翻上马背,真有点“耍杂技”的动作。这马奔跑得更疯狂,一位骑马的藏族小伙子见状前来堵截,没想到发了疯的枣骝马一嘴将小伙子的皮袄袖子嘶了下来,这时,我将马龙头绳使劲拽,马的两前蹄腾空跃起,成为立马状,这时我的胆子顿时壮起来,紧紧拽住缰绳不放……枣骝马终于累了(满身流大汗、冒热气)、服了,停了下来,我便从马背上跳下,牵着缰绳回去。大家为我捏了一把汗,我却在鬼门关上玩了一回命、并逼我"学马术",真是又惊又险又受刺激。

    玄君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中华昆仑文化龙头景点青海扎麻隆凤凰山
地址:中国青海湟中县扎麻隆凤凰山(西宁西33公里处,上西湟高速公路多巴出口往西走4公里即到)